标签存档: 西迁

牵手云惠,砥砺前行——浙江大学教师来严州中学梅城校区看望基金受助学子

图文| 浙江省严州中学         浙江大学老教授何志均、薛艳庄夫妇发起的浙江省云惠公益基金于2015年7月9日在浙江省民政厅注册成立,两位老教授拿出他们多年的积蓄500万元发起设立了该基金,专门面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及贫困优秀学子的大学前教育资助,为他们求学提供经济支持。  …

精准帮扶,爱在芳野│浙江省云惠基金会回访龙泉浙大中学受助学生

浙大西迁·云惠助学 浙江省云惠公益基金会是浙江大学资深教授何志均先生发起,由各行业精英人士运营的公益组织。2017年,浙江省云惠公益基金会与龙泉浙大中学签订“浙大西迁·云惠助学”项目,并对龙泉浙大中学17名贫困学生进行资助帮扶。 2018年8月17日,云惠基金会徐晓红女士对其中8名受资助学生进行回访慰问。学校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兰盛华主持召开了座谈会。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座谈会上,基金会进行云惠成长助学活动问卷调查,同学们纷纷对参观浙大校园、阿里巴巴产业园以及参加素质拓展等活动表现出极大兴趣。 徐晓红女士讲述了何志均先生的故事。先生一生热爱学习,与时俱进,乐善好施,帮助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子。她希望同学们坚定自己的信念,为梦想而奋斗,努力学习,全力以赴冲刺高考。 聚是一团火,爱是满天星 随后举行的学习交流会上,基金会志愿者与受资助同学分享了学习的经验方法,鼓励高三的同学们制定好学习计划,有执着的精神面对生活与学习上的困难,努力朝着目标奋力前进。 最后,双方就今后如何进一步深入开展合作交流活动进行讨论。 因为有你,感恩有你 浙江省云惠公益基金会对贫困学子进行资助帮扶,为浙中学子带来了希望,激发了学生们努力奋进的斗志。我们相信,更多的贫困学子将会在有限的物质条件中,燃起自强之心,坚定追求梦想的脚步,将来成为对家庭和社会有用的人,用自己的力量回馈他人和社会。 图文|龙泉浙大中学…

随百鸟,到湄江|云惠基金会联手浙大研究生支教团为学子梦想领航

  5-6月,浙江省云惠公益基金会和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共同实施2018“百鸟”助学计划,选拔了浙大的六名中国学生及四名留学生,与贵州湄潭的32名高中生进行结对辅导。在短短两周时间里,通过线上交流、主题讲座、经验分享会、英语专项课堂、文化体验实践等活动,浙大的学长学姐与结对学生零距离深入接触,为英语学习把脉支招,为人生梦想引领航向。 “再见了,浙大的学长学姐们。将来的我们一定会像你们一样,将爱心传递给世界。”贵州湄潭求是高级中学的高一学生付玲芝在自己的“说说”上写了这样一段话。 “人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缘起西迁,系于真情。长路漫漫,彼此珍重,相信有心定能再会。”浙江大学英语文学硕士研究生杨云帆发了长长的一条朋友圈。 活动合影   线上交流 "我希望也能成为学姐一样传递温暖的人。" 5月24-25日,“百鸟”助学计划线上交流活动开展。跨越1635公里的视频连线,让湄潭学子得以与在杭州的浙大志愿者们温暖对话。学生有着第一次打开电脑摄像头的喜悦,更有着第一次和外国友人用英语交谈的紧张,但精心准备的英文自我介绍和提问清单正是他们对知识渴求的模样。当亲耳听到浙大学长学姐对学业生涯的指导和建议,亲眼看到一流大学的图书馆、自习室、实验室,同学们对未来的信心渐渐萌发,也更加期待一周后与志愿者的湄潭相会。 …

漫漫湄乡路 精准助学行—走访受助学生家庭

还记得微博上的“冰花男孩”吗?还记得在刷满朋友圈时购的“一元画”吗?还记得在各种助学活动中捐出的爱心资金吗?……那些被资助的孩子,现在怎么样了?可能你不曾想起也无从得知。公益助学之路,我们需要实践和思索的还有很多。 仲春时节的湄潭,山花烂漫,日暖风轻。浙江省云惠公益基金会和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湄潭分团共同开展了走访受助学生家庭活动,去深入地了解那些被资助的学生,关注他们的思想、学习及生活情况,进一步探讨公益助学的延伸。连续三周,16个家庭,我们看到了很多“资助”背后的故事。这些“穷且益坚”的孩子,应该值得被给予更多的关怀与期待。 在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湄潭分团的牵线联络下,浙江省云惠公益基金会对贵州湄潭的两所高中(求是高级中学、湄江高级中学)的近50名贫困学生进行长期资助,年资助金额总计10万元 “他”的故事 “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是绝大部分资助方在遴选受助对象时的标准,但每一个家庭的难处何在,每一个学生是否存在其它心理上的困境与无助?如果不通过深入的家庭走访和当面交流,这些信息是很难被学校和助学机构了解到的。“助”字从力,或许也昭示着助学行动无法仅靠金钱,而是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气力、精力与智力。 在走访的过程中,我们愈加深刻地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子女品性养成的重要性。性格特征可能各异,有些学生乖巧懂事,有些学生乐观坚强,但他们积极的一面大多可从父母或监护人身上承袭而来。 即便常年在外打工,无法陪伴左右,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却可以突破距离的限制—— “多久和爸爸妈妈联系一次呢?” “宿舍里有固定电话,几乎每天都要通话一次,周末的时候会用外婆的手机跟他们视频。” 即便文化程度不高,无法指导学业,父母对教育的重视却可以激发学习的斗志—— “只要娃儿读书好,我们累点苦点没得关系。” 即便自己疾病缠身,无法承担重负,父母对人生的态度却可以唤醒前行的力量—— “我们也不用政府的帮扶,人还是要靠自己。”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包括我们家长一样” 在走访的受助学生当中,章平生(化名)和他的爸爸是尤为典型的一例。 章平生的家地处偏僻,在手机地图上都无法准确定位。章爸爸在镇上接到我们后,骑着摩托车在前方带路。盘旋迂回的山路上,我们驾车行驶了十五分钟有余,又在无法开车的泥泞小路上徒步了十分钟,交通的不便远超出了原先的预想。在一座坡坡上,老旧的房子孤零零地立着,只能听到周围的虫鸣鸟啼。 章平生由于补课不在家,他的妈妈也在县城做清洁工。一落座,我们忍不住问章爸爸:“从家里到镇上公交站,走路要好久?”“2个小时。所以我不到外面打工,留在镇上开摩的,主要还是为了能接送孩子回家上学方便。”尽管做摩的司机一天只有不到上百的收入,但为了还在读高二的章平生和上初三的女儿免去山路之苦,章爸爸这么多年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他六年级的时候跟我说,想到县城一个最好的初中学校念书,那个时候我跟他讲,‘如果你考到了年级前十,爸爸就一定送你去。’最后他还差几名,但我还是让他去了那所学校,后来他也一直做班长,在班上同学们也都挺服他的。”因为章爸爸一直都有着一份信念,孩子如果有自我向上的想法,大人就算拼尽全力也要支持满足。 翌日,我们在学校见到了章平生,一如他父亲那般的健谈、阳光,“我家虽然穷,但没有关系啊,家里很和谐,以后我可以挣钱。”他笑着说出这话的时候,充满着让人心生佩服的青春无惧。 “人不能选择出身,但可以依靠自己改变命运。” 留守、单亲、因病致贫……这些复杂的情况也许曾经或正在给他们带来伤痛,但逆境使人更快成长成熟。只要家庭教育不缺位,学校、社会再予以一定的支持与呵护,对他们的未来是可以且应该有信心的。“人不能选择出身,但可以依靠自己改变命运。”对于这些学生,我们总是会愿意给予更多的精神鼓励。 “她”的故事 怎样建立合理的指标认定受助对象,如何引导受助学生正确使用资助金?一直是个不好解决的难题。某些团体大张旗鼓进山区、大办仪式发放助学物资的新闻经常见诸报端,合照当中孩子们强颜欢笑的样子让人更为心疼。助学的每个环节稍有不慎,都可能会对被帮扶者的心理造成二次伤害。少一些自我感动,多一分尊重与同理心,以科学有效、润物无声的方式去实现人文关怀,或许能让助学活动开展得更为妥帖、更有温度。 上个学期,云惠公益基金会将助学金划拨学校,然后由学校按月打入学生的校园卡,全部用于资助学生的在校生活所需。不办仪式、“隐形”帮扶,在完成“规定动作”之外尽可能保护受助学生的个人隐私。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也了解了学生的在校日常开销,勤俭节约、用之有度几乎是他们每一个人的共性—— “每个星期从学校走路回家,省一些车钱。” “娃儿在学校一个月大概花150元,上学期卡里的资助金也还有得剩。” “学校的普通食堂是五块钱一餐,也有好一些的食堂会贵点,我一般就去普通食堂吃。” 每一个贫寒学子的梦想都值得期待 李安然(化名)是众多受助学生当中,让我们特别揪心的一个。 李安然的母亲在生下她不久后病逝,其父也随之远走失踪,17年来杳无音讯。所幸的是,李安然的姑婆姑公将她抚养长大,视如己出。特殊的家庭背景令我们在访谈问询中格外地谨慎小心,但十分要强的小姑娘还是因想到伤心事而落下了眼泪。基金会徐老师将她带到屋外单独散步谈心,姑婆姑公才与我们讲起关于她的更多状况。 “我们就当自己的娃儿,但她对过去的事还是敏感。” “周末回家也是一个人在屋里头,都不出去跟其他同学耍。” “姑娘自尊心很强,这个助学金也是了解情况的班主任劝着帮她申请的。” 母亲早逝、父亲无迹可寻,这样的变故无论落在谁的头上,都是无法抹去的打击。更何况还是对一个正当花季的少女,难以愈合的创伤带来的是间隔的阵痛,这不是一笔助学金或是三两句宽慰话所能抚平的。 临走前,徐老师一再告诉李安然“过去的事没法掌控,但你可以把握好自己的未来。”她拭着泪痕点了点头。我们也留下了她的个人联系方式,希望能找到更为长效的个性需求照顾和更为专业的心理健康疏导。 “过去的事没法掌控,但你可以把握好自己的未来。” 助学需要平常心,它不是一种施恩,也不应抱有对方必须回报的心态。在关怀学生的时候,不仅要注重公平和效果,还要讲究方式和方法。我们在走访中多用聊天式的交流进行,引导学生聊聊自己的学习、讲讲自己的困惑,用一种对等的姿态让他们打开心扉,表达诉求。对于特殊的学生,更应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些走心之举。 “他们”的故事 是不是有情怀的人就能参与公益,怎样的助学可以达到效果的最大化?在互联网背景下,每一个人似乎都能透过指尖参与公益,但我们又很少提及这些项目的执行机构,也很少去思考它背后的运作机制,以至于当“公益组织和项目同样需要运营成本”的基本事实昭然若揭之时,大家又都表现出愤慨不解。 诚然,我们都希望每一分善款能“花在刀刃上”,每一个善举都能真切帮到急需之人,但只有坚持专业才能让公众的善心善行实现最大程度的“精准到达”。公益助学,也需要我们更加专业化、精准化。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不断对基金会后续的运作模式进行思考:针对受助对象各异的现实情况,“一刀切”的资助方式需要改进。对少数品行优秀、家庭极度贫困但得不到资助的学生,实行特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