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亚运·欢度中秋:儿童狼疮公益活动

来源:微信公众号“浙大儿院风湿免疫过敏科”   2023年9月20日,由浙大儿院风湿免疫过敏科联合浙江省云惠灿然专项公益基金,为红斑狼疮患儿组织了“愿你快乐、不止中秋”为主题的儿童狼疮公益活动”。…

在这个夏天,“求是情”和“青云志”温暖相聚

来源:微信公众号“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 …

开营啦!“青云”计划夏令营开营仪式于浙大举行

来源:微信公众号“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  …

乘愿而来 携手远航 | 第四期云惠·“百鸟”助学计划线下活动顺利举行

来源:微信公众号“浙大人在湄江” 从浙水之滨到湄江河畔,跨越1267公里,乘愿而来,不远千里,随百鸟,到湄江。 2021年6月25日,8名浙大学生志愿者,作为百鸟使者踏上赴黔旅程,奔赴浙大人的第二故乡——贵州湄潭,为湄潭高中学子开展励志讲座,分享学习方法,一对一结对帮扶,助力湄潭学子成长成才。 求是成才励志讲座一 6月25日晚,志愿者分别在湄潭县求是高级中学与湄江高级中学开展求是成才励志讲座。 在求是高级中学,浙江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潘浩奇从“如何面对理综”、“怎样走出瓶颈期”和“我就是不想努力”三个角度,分析了大家频繁产生焦虑的原因,同时也给出了许多建议,他希望同学们能够让自己从时间的俘虏变成时间的猎人,让学习过程从低头拉车到抬头看路。他鼓励同学们,所有成功都来自不倦的努力和奔跑,所有幸福都来自平凡的坚持和奋斗!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汪心岳带来了“活在阳光下”的主题讲座。他结合社会和学校中的常见现象,鼓励同学们立“贡献”志,立“高尚”志;结合大学志愿经历,鼓励同学们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承担青年人应有的责任。最后,他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对于高中教育意义的理解以及自己的一些学习方法。讲座答疑环节,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志愿者们耐心细致的解答也得到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在湄江高级中学,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杨浦云从自身高考和大学的经历出发,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学习和生活上的建议,包括学会分析自我优势、合理规划学习和休息时间、敢于暴露自身缺点、主动向老师同学求助、把握机会多尝试等等,充分鼓舞了同学们的信心和士气。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岳铂雄,结合自己曾作为浙江大学第20届研究生支教团湄潭分团成员在湄江高级中学支教的经历,讲述了湄江少年——杨晓浪的故事,鼓励同学们以优秀学长为榜样,展望未来所能到达的远方,奋力拼搏,决战高考。此外,他与同学们分享了许多高考备考方法,并以浙大与湄潭共有的求是精神内涵,鼓励湄江学子一步一个脚印,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理综数学专项 6月26日上午,云惠·“百鸟”助学计划启动仪式结束后,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肖航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数学学科上的学习体会与方法,并从心理建设、课上课下、复习方式、考试状态四个方面,强调了积极的心态和高效的学习方法对于数学学科的重要性;最后,他对同学们分别进行了选择题、填空题的针对性训练,重点强调了求解两种题型的方法与技巧。 文综数学专项 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杨浦云组织同学们分享了各自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个人的学习技巧。随后,杨老师针对同学们的疑惑进行了答疑,并分享了自己高中数学学习的方法。最后,她通过例题讲解,向同学们强调了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分类讨论、转化与化归四个重要的数学学习思想。 语文专项 电气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岳铂雄从高考语文题型分析,文言文、古诗文阅读答题技巧,作文写作技巧三个层面展开。从关键字词、古今异义、通假字到特殊句式,岳老师帮助大家逐字落实,学会重新加工;从晨起背诵法,默写生僻字、易错字到同桌问答法,岳老师介绍了很多实用的学习小技巧;从人的称谓、官吏任免、科举制度、古代地理等文学常识等等,正如他在课堂上和大家分享的一样,“语文最重要的是真听真看真感受,多读多背多写,多想多问多用”。 英语专项 环境与资源学院硕士研究生裘子悦以高考英语的评分标准为基础,结合真题实例,为同学们讲解了短文改错的重难点和英语作文的高分技巧,重点强调了高分作文中英文书写、词块积累、句式锤炼的重要性。裘老师也整理了相关的讲义资料,以便同学们在课后学习、运用。 医学院硕士研究生阮烨玲从《英语课程标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高考真题、备考策略等方面展开,为同学开展了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专题,使同学们更加了解英语考试模式,帮助同学们找到攻克英语科目的一些小窍门,更是利用实战角度剖析了不同文章类型与不同题型的特点,教会同学们如何去定位和分析答案。随后,阮老师也简要讲述了英语学习中完形填空的解题步骤与解题技巧。 理综专项 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潘浩奇首先简要分析了物理学习的差异和误区,提出了对基础知识点的学习要求:理解透彻、独立推导和清晰阐述。其后,他向同学们分享了错题本的记录和归纳方法,要求同学们避开过分重视仪式感的误区。最后,他对机械能版块进行了由浅入深的讲解,帮助同学们破解高考题。 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汪心岳结合近几年的高考题总结了七大题型,讲解了常考内容,为同学们补充了一些考试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及俗名,联系生活实际讲解工业中与生活中的化学原理,并分角度介绍了针对常考内容的学习方法。上课过程中,同学们互动积极,在问答和交流中为同行们讲解题目、解答误区。课后,汪老师还和同学们进行了一对一针对性的沟通。 文综专项 管理学院本科生霍世龙聚焦于政治、历史、地理三门学科的共性,分析高考考察的重点和难度,让学生提前了解文综学科的特点。通过经典真题的讲解让学生注重基础和理解、学会反思,通过做题技巧和方法的分享让学生掌握同类型题目的做题方法,学会主动归纳和总结。最后他还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求学以来的心路历程,告诉大家一定要坚定信念,树立信心,奋力拼搏,无悔青春! 浙大西迁文化专项 6月27日上午,在支教团成员陈秀的带领下,浙大志愿者和湄潭的同学们一起来到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进行参观。一所大学和一座小城的故事,浙大和湄潭的故事,是东部沿海高等教育与西部山地文化沃土碰撞出的火花,是一段优秀的历史。浙大文军长征,历史在这里呈现,文脉在这里延伸,求是精神永远驻扎在遵义、湄潭人民和浙大师生的心间。随百鸟,到湄江,眷眷情深,恋恋不忘。 总结会 6月27日,第四期云惠·“百鸟”助学计划的总结会在湄江高级中学举行,总结会由支教团成员张俊胡杰主持。会上,湄江高级中学德育处主任王飞为“百鸟使者”颁发志愿者证书。其后,公布了17名浙大志愿和与湄潭两所高中(求是高级中学、湄江高级中学)学生的一对一结对名单。此次线下未能来到湄潭的9位志愿者也与结对同学进行了连线。 八位线下百鸟志愿者,两天时间,两场励志讲座,七场专项学习,一场总结会,第四期云惠·“百鸟”助学计划的线下活动已经顺利结束。随百鸟,到湄江,放飞梦想,扬帆起航。在接下来一年的时间里,共有17位百鸟使者将与湄潭高三学子进行为期一年的一对结对,他们乘愿而来,携手远航,共同见证彼此的成长! 这次百鸟计划让我收获良多,无论是线下活动还是励志讲座都让我意识到自己的许多不足,也有了改进的方法,同时也让我对高三和大学有了许多信心。 ——湄江高级中学…

缅怀何老 | 为国为民为学,立德立言立行

本文转自: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公众号 2021年06月02日《缅怀何老…

【浙江大学】浙大这个师门,堪称传奇!

本文转自:浙江大学公众号 2019年10月12日《浙大这个师门,堪称传奇!》 大数据在云端涌动,物联网带来无人工厂,人工智能渗入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今天的浙江,全面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努力打造“互联网+”世界科创高地,数字信息技术正成为浙江发展的强大动能。    鲜为人知的是,浙江数字信息科技创新事业的源头,要到浙江大学之江校区一幢老教学楼里寻找。近60年前,时任浙大无线电系主任何志均教授带领师生在这里日夜奋战,研制出浙江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ZD-1,ZD就是浙大的缩写。  不久前,《浙江日报》刊登了相关报道,带领我们一起走进这一传奇故事。 《浙江日报》 何志均,一个传奇的名字。他一手创办了浙大无线电系和计算机系,为中国培养了数以千计的电子学和计算机高级人才,“何门”弟子包括潘云鹤院士、吴朝晖院士、陈纯院士这样当之无愧的领军者。从研制浙江第一台计算机出发,何志均和他的弟子们开拓出一个无比广阔的数字信息科技创新版图。今天,不计其数的创新资源向这片领域汇聚,成千上万的科技工作者在这片领域耕耘,为浙江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供给。 何志均(右三)与第一届人工智能方向的5位硕士研究生合影 研制浙江第一台计算机 创新精神代代传承 走进浙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迎面就能看到何志均先生的半身铜像。他长达93岁的人生,本身就是一部不懈创新的史诗。   何志均半身像 “何老师在抗战烽火中求学浙大。新中国成立后,他在浙大主持建设无线电系,我是第一届毕业生。”浙大计算机系老教授叶澄清是何志均的得意门生和多年助手,回忆起何志均的音容笑貌,他的思绪仿佛回到了那段热火朝天的科研岁月。 1962年,叶澄清刚毕业留校,就加入了由何志均牵头的一个科研小组,研制浙江第一台计算机。“组里除了何老师,就是我们几个青年教师和10多个本科生。原来,自主研制计算机是何老师给同学们出的毕业设计题目。这是何等的眼界和魄力!”叶澄清说,当时距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不过16年,我国第一台计算机1958年刚刚在北京研制成功,大学师生绝大多数都对计算机毫无概念,普通民众更是闻所未闻。 何志均教授(左一)在指导学生(童学军,女),左二为陆汝钤院士,右一为俞瑞钊教授 何志均身上创新者的本色,在这一刻显露无余。他派年轻教师到北京参加计算机培训和研制“会战”,带回大量宝贵的一手材料。在暑假空旷宁静的之江校区,科研小组埋头摸索计算机原理,设计图纸、组装调试元器件……叶澄清说:“当时天气十分闷热,但我们顾不上大汗淋漓,每个人都以满腔热情在苦干。”当时计算机最先进的存储设备是磁鼓,国内无法生产。何志均向时任浙大校长周荣鑫汇报了这一情况,周荣鑫非常支持他们追踪科技前沿搞创新,就用自己的外汇津贴,设法从苏联购买了磁鼓交给科研小组。大家的干劲更足了。 前后历经3年,最终研制成功的ZD-1占据了一整间教室,一排排的电子管闪烁着各色的灯光,并达到了每秒运算30次的设计目标。叶澄清说,自主研制这台计算机,为改革开放后浙大创办计算机系打下坚实基础。 1965年,浙江大学试制成功ZD-1 “在研发过程中,何志均先生时常展现出紧跟科技前沿的超前视野、自力更生掌握关键技术的创新追求。这是在今后永远激励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叶澄清说。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上,浙大研发的我国第一台气象自动填图机等多项计算机设计与应用领域的成果获奖。1979年,何志均自美国买回当时最先进的CROMEMCO…

【浙江日报】浙大“何门”:创新书写传奇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2019年9月9日05版《从研制浙江第一台计算机到投身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浙大“何门”:创新书写传奇》(作者:曾福泉…

【微美湄潭】这个暑假,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湄潭有新动作!

本文转自:微美湄潭(湄潭融媒体) “留得他年寻旧梦,随百鸟,到湄江”。7月4日至8日,浙江省云惠公益基金会和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共同在湄潭开展云惠·“百鸟”助学计划。通过限时训练辅导、专题讲座、经验分享会、素质拓展等方式,实现对贫困学生的“扶智”和“励志”教育。 期间,支教团老师分别走进湄潭中学、湄江高级中学等学校,开展语文、数学、英语专项讲座,励志讲座+学科讲座,并带领同学们参观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用诚意满满的分享,让参与活动的湄潭学子受到深深的震撼。 支教老师们从高中各科目的学习方法、高中的应试技巧、高中生活的作息安排以及自身学习经验分享等方面,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课堂教学,让大家受益匪浅。 自2017年以来,浙江省云惠公益基金会把目光投向了浙江大学的第二故乡——湄潭,连续两年在当地选拔优秀学子,赴杭参加“云惠88青云计划”,与浙大优秀校友零距离交流,参访杭州著名企业等,引导湄潭学子树立理想、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为提升湄潭的教育水平贡献力量。(融媒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