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浙大这个师门,堪称传奇!

本文转自:浙江大学公众号 2019年10月12日《浙大这个师门,堪称传奇!》

大数据在云端涌动,物联网带来无人工厂,人工智能渗入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今天的浙江,全面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努力打造“互联网+”世界科创高地,数字信息技术正成为浙江发展的强大动能

 

image.png

 
鲜为人知的是,浙江数字信息科技创新事业的源头,要到浙江大学之江校区一幢老教学楼里寻找。近60年前,时任浙大无线电系主任何志均教授带领师生在这里日夜奋战,研制出浙江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ZD-1,ZD就是浙大的缩写
 

不久前,《浙江日报》刊登了相关报道,带领我们一起走进这一传奇故事。

微信图片_20191014110924.jpg

《浙江日报》

何志均,一个传奇的名字。他一手创办了浙大无线电系和计算机系,为中国培养了数以千计的电子学和计算机高级人才“何门”弟子包括潘云鹤院士、吴朝晖院士、陈纯院士这样当之无愧的领军者。从研制浙江第一台计算机出发,何志均和他的弟子们开拓出一个无比广阔的数字信息科技创新版图。今天,不计其数的创新资源向这片领域汇聚,成千上万的科技工作者在这片领域耕耘,为浙江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供给。

zjrb2019090900005v01b006.jpg

何志均(右三)与第一届人工智能方向的5位硕士研究生合影

研制浙江第一台计算机

创新精神代代传承

走进浙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迎面就能看到何志均先生的半身铜像。他长达93岁的人生,本身就是一部不懈创新的史诗。

 

何老师1.jpg

何志均身像

“何老师在抗战烽火中求学浙大。新中国成立后,他在浙大主持建设无线电系,我是第一届毕业生。”浙大计算机系老教授叶澄清是何志均的得意门生和多年助手,回忆起何志均的音容笑貌,他的思绪仿佛回到了那段热火朝天的科研岁月。

1962年,叶澄清刚毕业留校,就加入了由何志均牵头的一个科研小组,研制浙江第一台计算机。“组里除了何老师,就是我们几个青年教师和10多个本科生。原来,自主研制计算机是何老师给同学们出的毕业设计题目。这是何等的眼界和魄力!”叶澄清说,当时距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不过16年,我国第一台计算机1958年刚刚在北京研制成功,大学师生绝大多数都对计算机毫无概念,普通民众更是闻所未闻。

何老师2.jpg

何志均教授(左一)在指导学生(童学军,女),左二为陆汝钤院士,右一为俞瑞钊教授

何志均身上创新者的本色,在这一刻显露无余。他派年轻教师到北京参加计算机培训和研制“会战”,带回大量宝贵的一手材料。在暑假空旷宁静的之江校区,科研小组埋头摸索计算机原理,设计图纸、组装调试元器件……叶澄清说:“当时天气十分闷热,但我们顾不上大汗淋漓,每个人都以满腔热情在苦干。”当时计算机最先进的存储设备是磁鼓,国内无法生产。何志均向时任浙大校长周荣鑫汇报了这一情况,周荣鑫非常支持他们追踪科技前沿搞创新,就用自己的外汇津贴,设法从苏联购买了磁鼓交给科研小组。大家的干劲更足了。

前后历经3年,最终研制成功的ZD-1占据了一整间教室,一排排的电子管闪烁着各色的灯光,并达到了每秒运算30次的设计目标。叶澄清说,自主研制这台计算机,为改革开放后浙大创办计算机系打下坚实基础

何老师3.jpg

1965年,浙江大学试制成功ZD-1

“在研发过程中,何志均先生时常展现出紧跟科技前沿的超前视野、自力更生掌握关键技术的创新追求。这是在今后永远激励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叶澄清说。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上,浙大研发的我国第一台气象自动填图机等多项计算机设计与应用领域的成果获奖。1979年,何志均自美国买回当时最先进的CROMEMCO 8位微型计算机,浙江刚起步的计算机人才培养和科研事业如虎添翼。当时还是“小字辈”的潘云鹤等,在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最初一批研究成果就是在这台计算机上诞生的。

何志均等老一辈科学家身上凝聚的这种紧跟前沿、自主创新的精神代代传承,始终是浙江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的鲜明底色。当年电子管上闪烁的灯光,今天已成为“城市大脑”大屏上纷繁的数据,成为乌镇跃动的互联网音符,成为触手可及的一个个智慧应用……

何老师4.jpg

1989年,何志均教授在第二届全国人工智能学术会议上

以浙江大学、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等高能级数字创新平台为支撑,浙江正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重点领域不断加大攻关力度,寻求突破关键技术,积极打造数字长三角、数字大湾区、移动支付之省、“城市大脑”等标志性引领性数字化项目。

编制人工智能全新教材 

打造人才培养高地

在一系列新技术突破的加持下,人工智能在近两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潮,“点燃”了发展新动能,“点亮”了发展新经济。

实际上,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上一轮人工智能热潮方兴未艾之时,何志均就牢牢把握住了这一前沿趋势。

1978年,何志均创办浙大计算机系时便设立了人工智能方向,并在当年就招收了5名这个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他们学成后都挑起了科研、教育的大梁,其中成就最为卓著的是5人中的小师弟潘云鹤

何老师5.jpg

1987年创立时的人工智能研究所成员合影

1987年,浙大成立人工智能研究所,这里走出了吴朝晖、陈纯等领军人才。近两年,潘云鹤多次提出,人工智能将迎来2.0时代。新形势下,浙大全面参与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在潘云鹤等专家的积极推动下,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于2017年7月正式发布。浙大校长吴朝晖表示,浙大率先布局,聚焦大数据智能、群体智能、跨媒体智能、混合增强智能、自主无人系统等前沿方向。

2019年开学季,浙大首批人工智能专业本科生走进校园。在人工智能即将成为一级学科、各大高校纷纷成立人工智能学院的背景下,由潘云鹤担任主任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系列教材编委会”今年推出了《人工智能:模型与算法》等4本全新教材。编委会秘书长、浙大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教授表示,人工智能专业的设立将大大促进教育资源的整合,建立起一套全新的教学体系,构建起人工智能这门学问的基石,这有助于更加系统完整地培养人工智能专业人才。

计算机系6.jpg

2018年,浙江大学获批教育部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庄越挺教授担任中心主任,致力于打造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高地

可以说,浙大充分发挥高校的创新优势,始终引领浙江人工智能发展风气之先。而形成今日蔚为大观的局面,还离不开产业界的巨大热情。在浙江,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日益凸显,在人工智能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目前,浙江人工智能企业在数量和质量上均位于全国前列。阿里巴巴城市大脑成为国家五大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之一。《浙江省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提出,要培育10家以上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领军企业,100家以上人工智能行业应用标杆企业,500家以上人工智能细分领域专精特中小企业。

开拓新型技术应用版图 

赋能浙江数字经济

循着何志均先生开辟的道路,浙大计算机学院俊杰辈出,不断拓展科技创新疆域,为浙江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打造“互联网+”世界科创高地提供了丰沃的创新土壤

计算机系7.jpg

全球金融巨头道富集团在中国大陆唯一的全资子公司就在杭州。这要追溯到20世纪末,何志均促成浙大和美国道富公司合作研发大规模金融软件系统。在浙大玉泉校区曹光彪楼的一间教室里,“浙大道富技术中心”的年轻博士们迅速成长为卓越的软件外包团队。浙江软件出口和外包服务领跑全国的优势,最早就在此奠定。

“软件是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天,浙大培养的软件人才遍布我省互联网领军企业的中高层,学院研制的多个前沿软件成果在各行各业转化应用。”浙大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尹建伟教授说。吴朝晖院士牵头研制的钱塘中间件平台软件,解决了相关基础平台软件的多个卡脖子问题,大规模应用在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多个行业,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陈纯院士牵头研制的纺织品数码喷印系统,推动了我国纺织业的数字革命,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计算机系8.jpg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是信息展示和人机交互的基础支撑技术,何志均创办浙大计算机系之初就将其确定为学科发展重要方向。今天,这个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就落户在浙大。实验室主任周昆教授带领团队首次实现了真实感图形的电影级高清画面交互级绘制,解决了高质量画面实时绘制的难题,成果获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相关技术已应用于文化创意产业和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目前,实验室与企业合作研发更多消费级产品,以打破传统图形软件只有专业用户才能使用的技术壁垒,让普通人也能玩转顶级特效。

就在不久前,一款新型类脑芯片“达尔文2”在浙大计算机学院CCNT实验室问世,整个芯片神经元数目达到15万,神经突触超过1000万,在神经系统规模这一指标上和国际前沿类脑芯片处于同一数量级水平。研发人员介绍,类脑芯片面向智慧物联网应用,展现出独到优势,有可能会带来计算体系结构的革命。

计算机系9.jpg

类脑计算芯片“达尔文2”

细数何志均和他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们的足迹,这段几乎与共和国同龄的创新之路再度印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浙江以超常规力度建设创新型省份,紧紧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支撑。当前,我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取得突破,成果转化和科技合作体系更加完善,“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加快形成。创新已成为浙江发展最鲜明的时代特征

内容来源:《浙江日报》2019年9月9日05版《从研制浙江第一台计算机到投身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浙大“何门”:创新书写传奇》(作者:曾福泉 柯溢能)

图片来源:由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提供

今日编辑:浙江大学微讯社 胡凌欣丨佳乐

责任编辑:金云云